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报告
一、总体概况
1.1 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青海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系目前青海省唯一设立该学科的高校,开设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3个专业。依据青藏高原独特地质地貌与丰富矿产资源的优势,以及青藏铁路、龙羊峡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的战略需求,确定了本学科3个专业的研究方向,即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设固体矿产成矿系统与勘查、地质资源与环境评价技术2个研究方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设矿产地球物理勘探、对地观测信息技术与资源环境评价2个研究方向,地质工程专业设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岩土工程及防灾减灾2个研究方向。
青藏高原以其独特性和复杂性备受关注,青藏高原隆升形成特殊成矿作用和丰富矿产资源,风化程度强烈的地表岩土体所造成的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表现出复杂性。因此,基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成矿地质背景与环境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围绕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该学科主要研究内容为:(1)多金属成矿系统理论与勘查技术;(2)基于“3S”技术下的固体矿床成矿规律、地质环境监测技术与评价体系研究;(3)高寒干旱环境条件下植物生态防护水文效应和力学效应,及其坡面浅层地质灾害防治研究;(4)高寒干旱环境条件特殊土及其工程地质特性评价和地表灾害防治研究。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方针。位于“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矿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地质灾害类型多。基于此,在该区域通过对成矿系统与勘查技术的研究,采用3S技术等多种方法和技术,开展矿产勘查、成矿机理以及成矿预测和圈定成矿远景区,对于区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勘查和利用,促进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地域广阔,山脉连绵分布,地形高差悬殊,气候和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尤其以黄河上游龙羊峡水电站为代表的各类梯级水电工程较多,且各类工程所在区地表物理风化作用相对较为强烈,其结果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再者,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其生态环境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因此,在该区域开展对复杂条件下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评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诱发机理与防治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对于黄河上游区域自然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2 学科建设情况
本一级学科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建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本一级学科点自2011年获批建设以来,积极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不断扩大学科点导师队伍,该学科建设过程中注重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引进,尤其是近两年来,培养和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柔性引进、培养人才17名,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新团队1个。
(2)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方面
本一级学科点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扩大该学科办学规模,逐年提高研究生招生数量,目前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3个专业,在校研究生人数为44人;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办学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标准,使该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的设置,能更好地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并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3)科学研究与交流合作建设方面
本一级学科充分利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对口支援的发展契机,建设过程中,做到进一步加强与对口支援高校以及青海省自然资源厅所属地勘单位之间的合作,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组织学科点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近两年来,学科点教师先后获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子专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子专题)、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共10项。其中,近两年来,1项科研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3项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近两年来,本学科点教师先后参加了参加第十九届国际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高层学术论坛—高原防灾减灾与灾害风险防治、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全国矿床会议等重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4)学科支撑平台和实践基地建设方面
在本学科自2011年获批建设以来,已建成资源勘查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中央与地方联合共建优势特色学科实验室等4个教学科研实验室,其中3个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近两年来,先后建设了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生态护坡试验区、青海湟源野外地学实践教学等2个实践教学和研究基地。本一级学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规范教学过程和培养方案,努力达到促进本学科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为目的。
(5)学科管理体系建设方面
本学科在近两年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该学科在日常教学、人才培养等工作中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本学科点骨干教师和研究生导师,先后获批立项青海大学研究生示范性课程、重点课程建设项目3项。本学科点在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过程中,始终注重学科办学特色和创新,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建设期间邀请青海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青海省地质调查院等单位专家学者,开展学科点建设交流活动,努力提高该学科办学实力和影响力,凸显办学特色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
1.3 学科点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本学科近两年来,研究生招生数量呈不断提升的趋势,生源主要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本科毕业生,招生人数每年为30名左右。近两年来,本学科点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共12人。毕业生具有良好就业环境和较高的就业率,近两年来就业率为100%,毕业生分别进入中国地质调查局、中石化胜利油田、青海省地质调查局等省内外相关单位。此外,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对本学科毕业生能力满意度调查结果,均达到95%以上,反映出本学科点已培养的毕业生,在各用人单位技术和管理岗位均发挥着骨干支撑作用,毕业生的表现得到所在单位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1.4 研究生导师队伍状况
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40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17名,中级职称23名。拥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青海省高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术领军人才、青海省“昆仑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优秀学科带头人等国家级和省部级专业人才18名;拥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1名,兼职导师8名,专业教师中博士22名(其中博士后3名)。本学科点教师队伍通过多年来的建设,对学科点开展的日常教学起到了有力地支撑作用。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1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本学科点建立以研究生导师和学科点秘书为主体,专兼职结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根据学科点研究生规模和实际情况,设立了学科点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并设办公室副主任(兼学位点秘书)、分管学科负责人各1人,具体负责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此同时,本学科点还做到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时了解掌握研究生思想状况,积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并帮助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本学科点在开展日常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始终把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近两年来,本学科点发展研究生党员1名、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研究生19名。
2.2 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本学科点目前在读的44名研究生中,其中包括研究生党员14名,分布在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测绘工程专业3个学生党支部中,针对研究生自身的特点,积极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引领作用,狠抓学生党支部建设,以多种形式开展集体学习和支部活动,加强研究生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深入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重要理论的学习讨论,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系列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引导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3 文化建设
本学科点积极组织深入推进学生社团和群团工作,推进学生权益工作,畅通导师与学生联系沟通桥梁。积极开展研究生各类文体活动,组织研究生参加新生篮球赛、新生羽毛球赛、迎新晚会、毕业生晚会、田径运动会、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组织本学科点师生积极参加由青海大学举办的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对口支援青海大学20周年庆祝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劳动育人、实践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激发内在潜力,丰富研究生课余生活,努力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2.4 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本学科点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全心全意为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提供高水平专业师资队伍、教学平台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有力保障。本学科点设研究生专兼职管理人员4人,为显著提高教学和研究生培养质量,近两年来,通过立项学校两级财政专项学科建设项目,在本学科点研究生招生规模及专业结构、导师队伍、课程教学、教学平台,以及教学质量保障、研究生学术交流等方面均取得良好的建设成效;同时,在确保研究生学习、生活等相关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本学科点严格规范研究生管理制度与岗位责任落实情况,把专业教师和全体导师都纳入到质量管理的体系中,把人才培养目标层层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中去、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积极提升全过程监督管理效率,达到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最终目标。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3.1 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
按照青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知识结构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必修环节包括学术活动、实践活动、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每个环节各记1学分,共4学分;结合本学科培养方向,科学制定了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本学科开设的3个专业应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16学时记1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8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7学分、专业必修课8学分、非学位课9学分。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入学硕士生,需补修至少2门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本学科3个专业开设课程均按照入学年制定的培养方案严格执行。
3.2导师选拔培训
(1)本学科点研究生导师遴选方面,严格按照《青海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选聘及管理办法》执行,要求申请硕士生导师的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学科点硕士生导师的遴选,经分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两级学位委员会组织审核,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学术标准,严格遴选程序。
(2)硕士生导师培训方面,按照《青海大学研究生导师岗位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执行。本学科力求打造高水平导师队伍,注重导师队伍的培训工作。积极组织本学科点导师参加学校定期开展导师培训活动,特别是新聘导师培训工作,提升导师指导研究生能力与水平。近两年来,累计组织导师培训13人次,本学位点定期组织导师开展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促进本学科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交流,进而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近两年来,本学科点硕士生导师选聘、培训和考核等诸项工作,均严格按照学校相关制度进行。
3.3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1)建设机制
根据《青海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青海大学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考核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和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本学科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不断促进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为此,本学科所在的바카라 꽁머니成立“师风师德建设领导小组”,由党总支书记张西海任组长,常务副主任胡夏嵩和副主任李国荣分别任副组长,各教研室主任、学生管理部、教学管理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监督和落实。旨在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提升教师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育人水平,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具体做法
①充分利用每周三下午组织的集中政治理论学习,通过相关文件学习,使本学科点教师做到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思想认识,起到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和树立主人翁意识的作用。
②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系党总支组织工作计划中,积极参加由系党总支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干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参加学习和讨论,在师德师风、治学态度、团队意识、育人能力等方面作表率。
③充分发挥学校组织开展的新遴选导师岗前培训活动,通过系列讲座、网络培训、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等加强新进青年教师师德教育、提升教学技能、加强师生沟通、培养团队精神。
④积极发挥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作用,根据《青海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意见》的精神,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构思、教学方法及课堂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通过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活动,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
⑤严格遵照青海大学师风师德建设中的考核管理执行,把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采取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督导评教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师德评价方式,客观公正地对教师师德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本学科点开展以上活动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表现在教师方面,通过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规范了教师行为,增强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同时,通过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激发了教师职业荣誉感和教书育人积极性,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责任,并涌现了一批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例如2021、2020年学科点2名教师分别荣获青海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3名教师分别获得青海大学“线上教学优秀教师”、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3名教师分别荣获全国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青海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青海大学混合式教学竞赛暨第四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因此,通过开展以上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师风师德建设,在学习氛围、教学质量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性的转变。
3.4研究生奖助情况
本学科点在读研究生日常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奖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根据学校研究生各类奖学金投入和评选办法,本学科在校的44名硕士研究生中,每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1人,占硕士研究生总人数比例为2.2%;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人数为27人,占研究生总人数比例为62%,获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人数为44人,资助比例为100%。尤其是近两年来,本学科点实现了在校硕士研究生获得各级各类奖助学金的全覆盖,反映出本学科点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4.1人才培养
本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培养具有严谨学风和创新能力,以及掌握扎实的基础科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理论知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在自然资源、能源矿业、矿山企业、高等学校等行业和部门,从事勘查(察)、研究、管理、教学等领域的相关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热爱祖国,遵守宪法、法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献身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领域的探索研究与创新,求真务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着力培养热爱青海、适应高原、奉献西部、扎根青藏高原,从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掌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野外和室内地质工作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及其所从事研究方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具有较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从事野外和室内科学研究的能力。熟练掌握并应用相关的测试设备和熟练应用计算机,具有熟练的专业实验操作技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较强的教学与专业实践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英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科学严谨的学风,具有较强的科研综合能力,能够在本学科研究相关方向和领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实验操作能力与教学实践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及各项文体活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2 教师队伍结构
近两年来,本学科点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不断完善学科专任教师和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扩大和提升本学科师资队伍规模和水平,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注重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和引进。截止2021年,学位点专任教师40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0名,讲师23名,博士学位教师数为55%;博士导师1名、硕士导师11名,兼职导师8名;专业教师队伍中,拥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 青海省高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术领军人才、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优秀学科带头人、青海省岗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青海省“昆仑英才计划”专业领军人才等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8名;其中,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青海省优秀专家、教育部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专家学者。拥有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 培养团队1个。本学科教师队伍结构和建设成效方面取得了显著性的变化,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3 科学研究
近两年来,本学科点教师围绕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多金属矿产勘查、黄河上游巨型滑坡及其生态地质安全、三江源区草地退化水土流失防治、高寒矿区植物生态恢复,以及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区生态防护与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获得批准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子专题)、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子专题),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0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论文13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件;研究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1项、国内领先水平3项;近两年来,本学科点骨干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共7次,其中作大会特邀报告1次、分组学术报告2次。此外,本学科点教师,分别担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会员中国国家小组成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骨干教师分别担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EI)、《农业工程学报》(EI)、《工程地质学报》(CSCD)、《盐湖研究》(CSCD)等重要学术期刊编委会委员等学术兼职。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近两年来,本学科点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均通过教育部学位论文质量监测服务平台论文评审系统进行盲审。其中2020年送审硕士论文5篇,所有论文均通过评审,通过率为100%;送审结果为优秀的占比20%,良好占80%。2021年送审硕士论文7篇,通过率为100%,评审结果为优秀的占比28.5%,良好占71.5%。此外,通过分析送审论文的反馈意见,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学术论文撰写规范性,论文创新性以及文献综述质量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改进与保障措施
本学科点在建设过程中,今后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保障措施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本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培养引进,积极培养引进应用地球物理专业背景具有博士学位专业教师。
(二)通过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不断增加本学科点研究生招生数量。通过选派和推荐现有导师队伍中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前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等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做访问学者和业务培训等形式,实现本学科点导师和授课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本学科点研究生日常教学、管理体制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建设,着力凸显办学特色和提高办学水平。本学科点设立时间相对较短,在教学管理体制和教学模式建设方面,尚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和积极探索。
(四)积极开展教学模式探讨和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研究,使本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更加满足和符合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对本学科专业人才的要求。